|
相比以前的Windows版本,Win7系统的电源管理功能更加强大,不仅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要灵活设置电源使用模式,让移动计算机用户在使用电池续航的情况下依然能最大限度发挥功效,同时在细节上更加贴近用户的使用需求,方便用户更快更方便地设置和调整电源计划,做到既节能又高效。. @9 v! a8 s, [
在使用预装Win7系统的笔记本电脑时,我们可以在任务栏右端看到电源图标按钮 ,如果将鼠标移动到电源图标上,可以看到浮出的文字信息显示当前笔记本电池的当前状态(如下左图);如果用鼠标左键单击电源图标,可以看到电源计划窗口(如下右图),这里可以快速调整当前屏幕亮度,点击“更多电源选项”即可进入Win7系统电源详细设置界面。
. j% B; C0 J8 ~% J* c, M- I 2 k6 O6 n N, P: L& p4 R- i
左图:当前电源状态 右图:当前电源状态和电源计划/ j$ [8 U: ^2 l% [! h9 l1 P# M
注:如果Win7任务栏中看不到电源图标,可以做如下设置:右键点击任务栏,从菜单中选择“属性”,在任务栏设置面板中点击“自定义”按钮(如下左图),然后在“选择在任务栏上出现的图标和通知”设置界面中的“电源”一项右边选择“显示图标和通知”。
4 h n' u z4 N G$ c  
$ @1 w& A. V0 Q$ B& s+ b/ y 在Win7任务栏中设置显示电源图标% f' _9 F5 g: U* K
在“电源选项”设置面板中,我们可以看到,Win7系统为使用电池续航的笔记本用户用户提供了“平衡”、“节能”和“高性能”等多个电源使用计划和方案,进一步节约能耗。点击每一种状态后面的“更改计划设置”可以查看和修改详细设置。+ W6 `3 O7 b R; I6 b: ~; h3 J
在功能列表中,用户还可以分别对电池使用模式、硬盘耗电模式、无线适配器设置、睡眠时间、电源按钮和笔记本合盖后的状态进行调整。同时在创建过程中若出现失误,还可通过“还原计划默认值”选项进行恢复。
# V5 D( m9 C0 }. R' |# B, e- A) Z . G# O1 e6 M+ t& @
图A:Win7系统电源计划和使用方案+ f- ~4 _: @0 g' Z) e
Win7系统默认为用户提供的是“平衡”使用方案。这一方案可使系统在使用电池续航的情况下,2分钟内自动降低显示亮度、5分钟后自动关闭显示、并在15分钟后自动将计算机进入睡眠状态。用户还可直接在电源选项中,对在使用电池模式和接通电源模式下,默认的屏幕亮度进行调整,修改之后点击“保存修改”即可。
2 _/ {! F5 y8 c, b6 B7 X7 F% E% C 
: o2 J) e- O" v Q Win7系统“平衡”电源计划* w# B, k E2 e( E$ ]
“节能”计划和“高性能”计划的“降低显示亮度”、“关闭显示器”、“进入睡眠状态”设置分别如下图。
* X! M* K) l- U% G; M& m1 Y4 Y. g  # f" h8 F, _( `3 f$ y
Win7系统“节能”和“高性能”电源计划(点击可看大图)
) H) H! K& D9 U 除了这些预设的固定电源计划,Win7系统还非常贴心地为用户提供了对电源使用方案和相应功能进行自定义详细设置的途径,秩序在上面图A显示的Win7系统“电源设置”面板中点击“创建电源计划”选项,通过自定义电源设置对相应功能进行详细调整。
, n9 t+ L' y ]2 {# ^6 P) w + h3 R+ h* {* _: _3 x
创建电源方案5 Y6 Q- B! W; X8 C+ f6 O3 z8 [
 ! O7 t$ F1 V5 ^/ s; u# X- y
创建新的Win7电源使系统之家用计划(点击可看大图)- T; ]' Y* L/ p: }: r2 Y

) C4 k' E: I$ h6 v9 X$ t 自定义电源计划创建成功8 R( d! B$ f8 h }$ x/ H' }% d
另外,在“电源选项”中用户还可win7系统下载对电源按钮进行定制,例如关机按钮、休眠按钮和关闭笔记本盖子后的状态。还可设置唤醒密码,为系统提供安全保护(唤醒密码默认为系统帐户密码)。9 N5 z% N5 A& X4 {

+ V+ x" b, |1 F/ t! f" R# W+ Y5 h2 h 通过电源系统设置对相应按钮进行定义并设置唤醒密码 ~. F( k5 ^0 k1 ^, g
Win7系统的电源设置功能强大设置方便,不仅可通过默认设置,最大限度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电池续航时间,还能轻松创建自定义电源使用计划,在不同环境下灵活选用XP系统下载不同模式让系统更加稳定并且节能。如果您使用的是预装正版Win7系统的笔记本,不妨尝试用上面介绍的方法快速查看和设置自己的电源计划,让自己的Win7系统既节能又高效。
6 P9 {3 U. f; y- j/ I% G" R |
|